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药专业 > 中草药汇编 > 中药大典 > 昆虫类 > 九香虫
编号:222350
九香虫 Jiuxiangchong
http://www.100md.com 浙江中医学院
     本品为少常用中药,始载于"本草纲目",市售品只一种。

    

[原昆虫]



    九香虫 别名:黑兜虫、蜣螂虫(湖北),打屁虫、屁巴虫、屁板虫(四川),黑兜虫(贵州),酒香虫

    Aspongonpus chinensis Dallas--半翅目Hemiptera,蝽科Pentatoruidae

, 百拇医药
    [点击上图放大]
全体椭圆形,长1.7~2.2厘米,宽1.0~1.2厘米。头部狭尖,体色一般紫黑,带铜色光泽,头部、前胸背板及小盾片较黑,后者端区及半鞘翅较紫红,侧接缘黄黑相间,触角黑色,端节赭黄或淡棕黄色,基部略带黑褐。足褐色。头小,向前渐狭,略呈三角形;前部两侧叶交接于叶中之前,后者呈现为狭长纵条;复眼不大,处于近基部两侧,突出呈卵圆形;单眼一对,橙黄色;喙较短,略超过前足基部或伸展至前足与中足之间;触角5节,第1节较粗,圆筒形,长度约为第2节之半,其余4节较细长而扁,第2节长于第3节,2、3两节长度比例约在4:3到5:3之间,为本种的一个重要特征,借此可以和本属近缘种相区别,第4、5两节均较第2节为长,第4节背面具一条相当阔的纵沟。前胸背板前狭后阔,两侧近乎斜直;前缘凹进,其宽度狭于近基部最宽处之半;后缘略拱出,中部横直,侧角显著;表面密布细刻点,并杂有黑绉纹,前方两侧各有一相当大的"眉形区",色泽幽暗,仅中部具刻点。小盾片大,近乎半鞘翅长度之半,端部呈舌形,刻点为前胸背板。半鞘翅刻点与皱纹远较前胸细密;膜片极大,纵脉很密。腹面密布细刻点及绉纹,以中间纵区较稀,中、后胸两侧绉纹最为显明,后胸腹板近前缘区有两个臭孔,位于后足基前外侧,其外表隆起呈指形向外伸出,孔口在凹陷处,颇似山洞口,由此放出气味。腹部每节气孔下各有一条浅沟;雄虫端节在形态学上系属第9节,称生殖节,其端缘弧形,中央尤为弓凸;雌虫第8节分为4片,第9节分为2片,第10节极小。足不粗壮,以后足最长;跗节3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此虫以成虫越冬,隐藏石隙间。若虫无翅,成虫有翅能飞翔,若虫和成虫均能危害瓜类植物,吸取汁液。

    分布于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    

[采制]



    11月至次年3月间均可捕捉。放于罐内,加酒,盖紧,将其闷死,或置沸水中烫死,及时晒干或烘干。

    [炮制]

    拣净杂质,用文火微炒,取出,待冷即成。

    

[药材及产销]



    [名称]本品为干燥的雄虫及雌虫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[产地及销售习惯]主产于四川宜宾、合川、灌县、彭县,贵州鰼水、赤水等地;主销华东及出口。此外云南、安徽等地亦产。

    

[化学成份]



    含脂肪、蛋白质及甲壳质,余未详。

    

[药材鉴别]



, 百拇医药     [点击上图放大]


    性状鉴别


    [点击上图放大]
干燥虫体呈六角状椭圆形,表面棕褐色或棕黑色,长约1.8~2.2厘米,宽约1~1.2厘米。头很小,呈类三角形,有单眼一对,呈点状突起。背部有膜质半透明的翅两对,棕色和棕褐色,紧贴背部,将翅除去后可见背部橙红色,有节,近边缘有1毫米宽的边,棕褐色与棕色相间排列成节纹状。胸部有足三对,多数脱落。腹部棕红色至棕黑色,分5~6节,有油光,每节近边缘处有突起的小点。质脆,折断后腹内有浅棕色内含物。臭如茴香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以个均匀、油性大、无虫蛀者为佳。

    

[效用]



    [性味] 咸、温。

    [功用] 理气止痛、温中助阳。

    [主治] 胸脘痞满、气滞作痛、脾虚滞泻、阳痿等症。

    [用量] 2.5g~5g。

    [禁忌] 阴虚有热者不宜。

    

[附注]



    据药材学记载,九香虫为蝽科(Pentatomidae)、兜蝽属(Coridius);赛蝽属(Cyclopetta);墨蝽属(Megy menum)等昆虫约9种干燥的虫体,主要的商品为褐黄黑龟虫Cordius chinensis Dallas和青臭龟虫Nezara antennata Scott的虫体,而按我们收集的生药鉴定,仅Aspongonpus chinensis Dallas一种。, 百拇医药